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,我读的是计算机,大一的时候,计算机就业率基本上是100%,而且就业非常火,那是2017年。然后现在是2025年的10月,我研究生还没毕业,计算机的就业率就已经跌出前五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其实这是意料之外,也是情理之中。
意料之外,怎么说呢,我们不管哪个公司都少不了计算机,从个这个道理来讲,计算机就业应该会一直很火。
情理之中又怎么说呢?不管是什么样的专业,都不可能一直火爆。今年最火的是电气,明年就不一定了。当你读大一的时候是最火的,但当你毕业的时候就不一定了。
回溯五年前,计算机专业堪称就业天花板。无论是互联网大厂的高薪岗位,还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,都让计算机毕业生供不应求,甚至出现跨专业求职也优先录用的情况。
但随着行业进入调整期,互联网企业裁员潮、岗位竞争加剧等问题逐渐显现,再加上高校计算机专业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激增,供需关系悄然失衡。
今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去年下降4.2个百分点,直接从第三名滑落至第六名,这也是该专业近十五年来的最低排名。
与计算机专业的降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几个传统专业迎来就业春天。
排名第一的是护理学专业,就业率高达96.8%,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社区医疗体系完善,各级医院、养老机构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激增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“订单式培养”模式,毕业生往往提前半年就能拿到录用通知。
紧随其后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,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相关岗位需求,从风电、光伏到储能领域,都需要大量具备强电、弱电知识的技术人才,该专业就业率较去年提升3.5个百分点,稳居第二。
排名第三至第五的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临床医学和学前教育。
机械专业凭借智能制造的发展势头,成为汽车、装备制造等行业的“香饽饽”,尤其是掌握3D打印、工业机器人操作的毕业生,起薪较去年上涨15%。
临床医学专业则受益于基层医疗人才补充计划,乡镇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数量增加,虽然培养周期长,但就业稳定性远超其他专业。
学前教育专业的崛起则与“三孩政策”配套措施落地有关,公办幼儿园扩容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,让幼儿教师的缺口持续扩大,今年该专业就业率首次突破90%,跻身前五。
当然,计算机专业的排名下滑,并非意味着行业遇冷,而是就业市场更趋理性。如今企业招聘计算机人才,不再只看专业背景,更看重实际项目经验和技术深度,那些只会基础编程、缺乏核心技能的毕业生,竞争力明显下降。反观新晋热门专业,大多贴合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,无论是医疗、教育还是新能源领域,都是未来长期发展的重点方向,就业稳定性和发展空间更有保障。
对于即将面临专业选择的学生来说,这份排行榜提供的不仅是数据参考,更是对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思考。
我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和行业趋势,选择那些需求稳定、前景清晰的专业。毕竟,就业市场的风向随时可能变化,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,才能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。
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